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2013展覽評論期末佳作分享。



一儒的作業。寫的比一般的雜誌、部落客都好。
    
       近期內參觀了兩場攝影展,分別是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歲月/ 照堂:1959-2013影像展」,以及在台北紅館展出的「再見鄧南光攝影經典回顧展」,兩場展覽的主角各以獨特的影像語彙,在光影時空中,為時代留下了深刻的紀錄。
     「歲月/ 照堂:1959-2013影像展」於2013919日至1229日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在這次大規模的完整回顧展中,展出400餘件攝影作品,展覽依時間軸的方式呈現攝影家創作風格的轉變,就展品內容規劃六項主題:「少年心影」、「存在告白」、「裝置/塗鴉/原作」、「社會記憶/內心風景」、「數位發聲」與「歲月容顏」。除了包括印樣、未經發表的肖像系列、數位相機及手機拍攝的組構影像系列及8部紀錄片與電視影片外,同時以「展中展」的方式,重現張照堂參與「現代詩畫展」及「不定形展」等深具實驗性的裝置作品;一些攝影原作、繪描、塗鴉、札記、拼貼等;以及主編臺灣攝影家的文稿、書籍等文件與影展海報,完整呈現張照堂在臺灣攝影發展脈絡上的影像美學與成就。
       綜觀整個展覽,可發現人物為題的作品佔了此次展覽的一大篇幅,「人」,一直是張照堂關懷與拍攝的主題,每一位被攝者的臉孔,各自刻畫著不同的生命故事,在快門落下前,這些臉孔注視著攝影師,亦被攝影師注視著;在今日,這些臉孔與觀看者互相注視,逝去時光與當下視覺焦點連成一線。張照堂拍攝的人物與名人肖像,駐留了人物的樣貌與氣韻,無論是鏡頭下青壯年的坦率與不馴,或是老者的滄桑,都透過凝結的光影,無聲陳述了影像中人的生活閱歷與歲月告白,濃厚的敘事張力,彷彿能穿過平面影像,鑿刻在觀者心中。
       除了人物主題外,張照堂隨著人生閱歷不同產生的心境轉化,則透過一系列的風景作品展現,主題各異的場景彷彿人生舞台上的停格畫面,述說著攝影家在生命不同時期的關懷與情感。七零年代張照堂因從事電視臺攝影報導工作,廣泛接觸人群,攝影主題因而從「自我內心」的思索走入對「外在世界」的關照,以鏡頭捕捉庶民生活的情境,此時期所留存的作品,除了讓觀者一窺早年台灣社會的民間樣貌外,也為時代的留下了最真實的紀錄。八零年代中期之後的張照堂,鏡頭逐漸由「社會記憶」轉向「內心風景」,此時期的作品以人偶、塑像、標本等人造風景,謎疑、怪誕的場景及構圖,傳達出生命環境中的隱喻。九零年代後張照堂逐漸遠離喧囂,追尋一種安靜、寬廣的的視野,此時期的影像畫面中常大量的留白,留下許多帶有靜默與迷趣氣氛的作品,任觀者自由想像與玩味,饒富禪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展覽中,亦展出了攝影家的塗鴉、札記、拼貼、出版、裝置作品,讓觀者能從鏡頭之外的面向,更加全面地檢視這位攝影家整體的創作脈絡,特別是其影像作品與書寫文字之間,所存在的一種相互交織、映射的緊密關係。生活隨筆的字裡行間留下了攝影家文學式的思考軌跡,亦洩漏了日常裡的奇思異想,這些書寫像是彌補一種攝影藝術無法到達的缺憾,又像是張照堂自問自答的省思。
     在此次質量均豐的展覽作品中,看不到令人驚異炫目的視覺奇觀,也不鉅細靡遺地交代或庸俗或曲折的故事情節,張照堂的影像平凡中有超脫、親切又疏離、荒謬中具有詼諧,體現出攝影家敏銳的觀察、誠摯的理解,以及濃厚的關懷與同理心。除欣賞平面攝影作品外,觀者亦能透過展場中影片、簡介、年表,以及工作室情境等項目的規劃更加了解展覽主角本身,讓展覽跳脫一般攝影展僅有平面作品的展示方式,更趨近一個全面性的人物主題展,在多元化的展品中,我們看見了一個在五十年歲月間,悠遊於光影鏡頭內外的張照堂。
     「再見鄧南光攝影經典回顧展」於20131129日至2014114日於台北紅館舉辦,本名鄧騰輝的鄧南光 (1907-1971),為五零年代備受攝影界尊崇的領導者,與張才、李鳴鵰被譽稱為台灣「攝影三劍客」,為開創台灣攝影風氣的先驅。此次回顧展依鄧南光創作時序將分為五大主題 : 「東瀛寫真1929-1935」、「時代見證1935-1960」、「凝視浪漫1940-1970」、「極小相機 Minox 1950-1965」、「經典Carbon Print碳膜轉印復刻版」,帶領觀者順著攝影家一生的創作歷程,深入了解台灣攝影藝術的發展脈絡。
       尚未步入台北紅館這充滿古意的紅磚建築,便在展場入口處看見一幅手持相機、凝視遠方的攝影家鄧南光立像,彷彿接待導引著觀眾入場,順著影像中人的目光進入展場,也走進攝影家鏡頭裡的世界,開始一場跨越時空的影像之旅。在不大卻形狀方正的展覽空間中,入口正前方的大型板牆以沉靜雅緻的排版設色方式,揭示著展覽主題及展期等基本資訊,視線右方則設置了鄧南光生平年表及相關出版品,提供觀眾對攝影家建立基本的認識外,亦可自由翻閱幾款大型攝影集。
       在無隔間的展場中,參觀動線簡單明瞭,沿著四周展示牆面前行,便可依序完整欣賞這次展覽所規劃的五大主題攝影。在作為序曲的「東瀛寫真1929-1935」區中,一系列1930年代東京街頭隨影,像是電影場景中的定格畫面,表現出開始嘗試輕便小型相機的鄧南光,在新與舊、摩登與傳統下對於異國及時代的觀看。三零年代從日本返台後的鄧南光,開始以鏡頭從事地方鄉鎮農事、廟會節慶等客家地域文化的生活採集,推廣寫實主義的攝影,奠立其街頭速寫式的影像風格,這時期的影像都在「時代見證1935-1960」主題中呈現。而「凝視浪漫1940-1970」主題中,一個個婉約柔美的女性倩影,在快門閃動瞬間被永久保存在鄧南光的鏡頭裡,自然生動的表情與姿態,盡顯脫俗靈光。
    「極小相機 Minox 1950-1965」區的作品,由於是採用間諜機隨意獵攝,因此取景題材及構圖皆充滿奇趣,彷彿意外中捕捉到的畫面,既不矯揉造作又充滿詼諧。最後一個主題區,則展出一般觀眾較為少見的特殊技法系列,選取部分作品,透過碳膜轉印、藍晒法、茶染等古典攝影技法演繹,重現大師經典。這些作品,無論是人物或風景攝影,皆散發出一種幻境式的幽微氣氛,讓這些紀實影像,恍若是夢中飄渺虛幻的場景。 
       鄧南光的影像創作從戰後的社會寫實至於晚年的人物及風景造型,無不反映時代意識所賦予他的創作心境,作品中細緻的生活觀察、忠實的影像呈現、適切的氛圍凝聚、以及無造作的誠懇態度,成為其作品最令人動容之處。鄧南光的精緻影像除了為台灣蛻變的過程留下珍貴的歷史資產外,透過展板文字介紹,可得知鄧南光對於台灣攝影風氣的推動更是不遺餘力,對本土攝影文化普及影響甚鉅,如今一代大師雖已隨光影逝去,但其誠摯扎實的影像語彙,已永遠留駐在時代篇章裡。 
     「歲月/ 照堂:1959-2013影像展」與「再見鄧南光攝影經典回顧展」,由於展出場地性質的不同,加以空間大小及展品數量的差異,雖同為台灣經典攝影家個人回顧展,卻帶給觀者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氣氛與感受。前者規模之大彷若一部史詩鉅片,透過多元的展品選件及規劃,不單只介紹攝影作品,力求從各個面向帶領觀者認識張照堂鏡頭「內」、「外」的世界,實為難得一見的大型回顧展;後者則仿若一部清新雋永的微電影,單純的藉由數量有限的平面攝影作品,搭配簡潔的文字介紹,透過攝影家眼中的點滴風情,和著展場內播放的傳統風琴樂聲,輕柔的為觀者娓娓道來一幕幕時代輪轉間的美麗與哀愁。
       從「歲月/ 照堂:1959-2013影像展」的選件及規劃,可看出策劃單位的用心及深思熟慮,有條不紊的剖析了張照堂的影像美學與創作脈絡,除了展出許多難得一見的作品外,其中「裝置/塗鴉/原作」主題區的設置,更是讓觀眾有機會見到攝影家的其他類型創作與思考面向,也讓向來扁平化的攝影展走向立體,做法值得肯定。此外,除了基本展介外,每一個主題區皆提供詳細中、英文版本的簡介說明,對於引導觀眾了解各個主題有不小的幫助,加上免費的語音導覽裝置、定時導覽服務、以及搭配展覽舉辦的數場演講座談,種種安排都讓此次的大型回顧展更臻豐富完整。(feedback:想必張照堂身邊必定有人有系統地分類整理他的作品。I am not sure there is a single person who could handle an exhibition of such a scale if the artist himself does not have a proper archive/record of his own works.
    「再見鄧南光攝影經典回顧展」與「歲月/ 照堂:1959-2013影像展」比較之下,是個相對小巧的回顧展,雖少了美術館白盒子空間與燈光下營造出的正式感,但在古蹟改建而成的空間展出台灣早年的攝影作品倒也相得益彰,不但無任何違和感,反而兩相結合產生一種復古情懷。加以展出作品尺寸都不大,影像力量因此顯得柔和,給予觀者較為輕鬆的展場氛圍;其中可見兩兩一組或四件一組的作品,則使作品間產生敘事性的聯繫,讓原本形式單一的展品產生另一種趣味。唯一令人覺得有些詫異的,則是「經典Carbon Print碳膜轉印復刻版」區的作品旁都貼上了標價,讓人忽然之間無法理解這是場單純的回顧展抑或是商業販售的展場?除此之外,此展整體而之可說是一場中規中矩且有一定水準的小型回顧展,即使是不認識攝影家鄧南光的觀眾,也能在無壓力的氣氛及環境下,輕鬆自在的欣賞這些攝影創作。
     鄧南光的攝影如同黑白世界裡的彩色人生,紀錄了生命中每一刻的浪漫與落寞;張照堂秉持著「隨時走路,即時在場」的精神,持續不停的觀察思考、捕捉瞬間。逝去的時光難再追尋,還好有鏡頭能留住影像,透過兩場回顧展,我們看見了兩個不同時代的攝影家,各以獨具視野的藝術創作,反映了時代的脈動,也為歲月留下了不滅的見證。 

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研二期末報告分享

各位,多數同學對於台博「遇見大未來」展的展示設計評論,均已接近如火純青的地步。不過,對於策展主題規劃的討論比較少。可能是由於大家對於科學教育、環保教育、或是環境這個議題比較陌生所致。以下分享兩篇處理方式不同的作業,請大家參考。

之一 


overall comment: 顯然是個經過相當程度的思考而來的作業。

楔子

國立台灣博物館(以下簡稱台博館)於二一二年四月三日起推出為期約半年的「遇見大未來-地球環境變遷特展」。台博館官方網站的展覽簡介頁面指出:『以虛擬實境、情境體驗、文化創意等方式呈現出「給活在現代的你城市獵人的足跡」、「給追求真相的你暖化的實驗」、「給走向未來的你未來的腳本」三大主軸方向,期望以過去人類文明的歷程為借鏡,思考目前地球遭遇的問題,進而掌握未來可能演變的趨勢,引導民眾以樂觀進取的態度面對「未來世界」』。(1)


給活在現代的你城市獵人的足跡

本區以各種形形色色的動植物的標本或模型,搭配各項小型展示單元所組成,闡釋地球生態圈的諸多特性,以及人類文明對其造成的影響。展示的單元有:「地球樹屋」、「生物適應」、「生命的起源」(自寒武紀到現代的地質學分類年表)、「生態系服務」、「生活智庫」、「蓋婭假說」、「崩潰的文明」、「失控的地球」、「地球的極限」等諸多子[CC1] 

無聲的抗議-作為環境代言人的標本

進入展場一映入眼簾的即是各式各樣的動植物的骨骼、剝製標本或模型,成群地散落於數個流線型的展示區之中。這些動植物的選件似乎是以容易辨認、視覺效果、代表性來考量,所以可以看到包含犀牛、北極熊、企鵝、黑熊、藍腹鷴等等一般人叫得出名字,似乎較為「經典」的物種。整體氛圍有如來到一個小型的、「精選版本」的動物園。(而就實質面而言,這些標本有許多件正是借自台北市立動物園。)

然而這些標本並不同於動物園以動物自身為展示與知識主體的形式,而是用以呈現「地球環境」此一整體的概念[CC2] 。在此這些萬物以僅存的名字標籤,幻化成地球生態的代言人,配合著周遭的各個展示小單元,似乎正在對觀者即人類以及其發展的文明,發出身為被迫害者的無聲的抗議。各個子題分別闡述環境生態學、人類學、生物學、環境資源學等不同領域的概念,呼應當今風行的研究課題與時事,篇幅簡要而尚稱直白,觀眾應不難理解。然而此展區卻隱然以「二元對立」的觀點來看待「文明-自然」、「人類-其他生物」等相互關係,強調人類應該「自省」犯下的過錯,並正視現在正發生的種種事態,佐以消失的古代文明、生物大滅絕、各種極端氣候異常與災害事件等為證,企圖除去傳統八股的說教味道,以較為強烈的方式,引發觀眾對於環境議題的思考。



「給追求真相的你暖化的實驗」與「給走向未來的你未來的腳本」

展覽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分別為「給追求真相的你暖化的實驗」與「給走向未來的你未來的腳本」。前者以「地球暖化」(Global warming)為主題,描述相關的科學量測方法(為地球把脈--冰層測量、樹層年輪測量、湖泊及海洋沉積物測量、基林曲線等)、末日警鐘、生物大逃亡、美食大風吹、氣候金絲雀物種等子題。而後者提示出目前有志之士對於地球生態與環境保護的實際策略規劃,並列舉國內外諸多大大小小的案例,最後以觀眾個人層次的自身覺醒與實際行動的重要性為總結。


全然妖魔化的全球暖化?

此區延續第一展區的調性,企圖以各種科學性的工具強調全球暖化的真實性與嚴重性質。然而此環境議題的探討,實際上近幾年以來在學術界一直有著正反面不同的聲音(2),展覽文本因為論述立場的需要,呈現相當程度的主流論述的觀點尚稱無可厚非,但若同樣以強烈的語氣敘述(例如:「不安的曲線」,為基林曲線該小區的標題),加以情境式的展場設計方式,似乎有過於武斷判定這個處於進行式尚無法蓋棺論定,且具高度複雜性概念的嫌疑[CC3] !?

但單就這些測量方法論的知識,以及實際發生的環境變化現象而言,展覽的介紹還是有其意義。這些一般觀眾較不感興趣,且略顯艱澀的地球科學/生物學概念,透過各種互動裝置以精采的聲光效果呈現,應能讓觀眾留下相當程度的印象。

來到最後一區,似乎不若前二區來的具有創意。此區列舉許多作為範例的大大小小不同的環保/生態行動,例如:全民認養森林活動、社區的生態調查與社造行動、創新的都市發展與建築居住方案、乾淨能源的開發與運用等。並在最後提示觀眾做為個人的能動性,以各種社交媒體獲得觀眾當下的反饋(立可拍照片留言牆、QR Code貼紙照相機、互動音樂牆)來做為展覽的結束。

結論-非典型的「環保」展覽

初聞此展覽,還擔心會落入台灣於舉行環保議題相關展覽時的窠臼,即呈現一種知識論的、學者性的觀點,常有一種教條式的生硬感油然而生。但此展的確有達到其宣稱的「以虛擬實境、情境體驗、文化創意等方式」呈現許多關於「環境未來」的想像,並以適當的篇幅和難易度、活潑生動的展示設計介紹來自不同學科的專業知識名詞。就筆者現場觀察,許多家庭觀眾來參觀此展覽,父母親大多能輕鬆地向孩子介紹展覽的內容,並有不錯的參觀經驗(展示生動的眾多動植物大軍們也加了不少分!),為展覽的可取之創新。

然而如前述,環境生態議題的複雜性實非一言可概括之,如此一廂情願地將人類塑造成罪人,須向地球「懺悔」方能獲得生存的救贖的故事線,難道毫無偏頗之處?(甚至還可說是有點「宗教狂熱」式的倡議!)即使以炫麗的聲光外衣包裝,亦不能掩飾館方沒有做到告知或引導觀眾探討不同意見,或更進一步讓觀眾自行獨立思考的缺漏[CC4] 


----
1:http://www.ntm.gov.tw/tw/exhibition/exhibition_d.aspx?d=110&no=25 (寫論文的時候,要照標準書目格式引用網路資訊)



 [CC1]所以呢?你認為這樣的分類好嗎?

 [CC2]這個以標本代表地球環境整體的idea是否清楚地呈現?

 [CC3]這個論點雖然很好;但是,從展覽策劃的角度而言,如果今日的目的是(對環境、環保議題認識有限的觀眾)介紹環保的觀念、一般性環保教育的話,加上「反方說法」,是否增加confusion?在西方的context中,是環保已經被重視到相當的程度之後,出現懷疑論/反對論。可以再思考一下。也許設計上,要留一點(--不論是實質的或是思考的--)空間

 [CC4]教條式的知識傳遞,instrumentlism,的確是台灣教育的問題。台灣的博物館在社會參與上,雖然有民主化的趨勢,但是在知識傳遞上,基本上還是走傳統路線。




之二

A good review.

    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舉辦的「遇見大未來」展覽於201243日展至1014日,在臺博館一樓兩側展廳展出,以地球環境變遷與永續發展為主題,將展覽脈絡分為「給活在現代的你城市獵人的足跡」、「給追求真相的你暖化的實驗」、「給走向未來的你未來的腳本」三大階段,帶領民眾一步步了解環境保育的問題,並嘗試在最後給予民眾正向的思考,將觀展所得應用於自身生活。由於這次的展覽也在臺博館一樓舉辦,展區也分為兩個部分,一開始先以臺博大廳右側的「給活在現代的你城市獵人的足跡」為起始,再繞回大廳前往左側參觀「給追求真相的你暖化的實驗」與「給走向未來的你未來的腳本」兩部分,而展廳的長廊也有環境保育相關的展板與裝飾。經常前往臺博館參觀展覽的民眾或許很清楚展覽動線,但若是初來乍到的新觀眾可能一時不知該如何前進。

    在「給活在現代的你城市獵人的足跡」部分,展覽內容以地球環境介紹、生態系統、生物適應、當今生活中對於地球資源的應用等主題展示。一進展廳便可看到展廳中央顯眼的標本展示櫃(圖一),馬上吸引民眾的目光,而四周圍繞各小主題衛星站,民眾可一一前往一探究竟。標本櫃內容與周邊小主題關聯性不深,沒有明確指出動植物標本們在環境中扮演的腳色或情況,也沒有對各動物作深入的介紹,僅以文物標籤形式寫出各動物的學名與標本出處等[CC1] 。不過標本展示櫃有氣氛製造的效果,除了吸引民眾目光,也帶有呼應展場四周環境保育議題的意味,民眾在各小主題吸收關於自然界資源或環境議題的知識後,回過頭即可看到展櫃中的動植物標本,或許更能思考關於人類與自然界共存共榮的問題。標本展示櫃在此確實加強了了整體展場設計的效果,而接下來的幾個展間也採用相同的展廳配置,用標本展示櫃與周邊小主題互相搭配的方式展現。
   
    在此展廳後半段出現一些動手操作的互動裝置,像是關於地球負荷程度的部分,採用模型與槓桿原理給予民眾操作,雖然模型不甚精緻,但方式簡單易操作,教學效果不錯。在古文明的借鏡部分,採用立體書形式介紹馬雅文明與復活節島文明滅亡的事實,雖然立體書形式可愛又吸引人,看似為小朋友設計展覽方式,但是旁邊的說明文字在內容與配置上顯然是給大人閱讀,椅子高度也不適合小朋友坐,因此不太了解此書做成立體書目的,可能只是單純增加參觀趣味的手法(圖二)。在立體書隔壁,有一桌臺螢幕與話筒,民眾可點選螢幕撥放並用話筒聽影片內容,讓人疑惑的是既然只是聽聲音何不用耳機即可,話筒是否比較適合用在可以對話的情形?另外就是話筒的電話線太短導致民眾無法順利聽到聲音,而必須配合話筒稍微彎腰,在設計上有失考慮(圖三)
    在展廳的最後部分,設置了大區塊的影片觀賞區(圖四),播放《亞祖・貝彤的空中日記》,為法國攝影家亞祖・貝彤在空間所見的地球景致,呼籲民眾重視地球環境保育。放映區位置寬大,加上臺博的參觀人數本來就不多,因此環境舒適,也不會有座位不夠的情形,只是影片片長約一個小時,一般參觀民眾可能無法將影片完整觀賞結束。




    在「給追求真相的你暖化的實驗」部分,用「為地球把脈」為開頭,介紹當今環境科學家用來偵測環境在過去、現在情況的方法,展場也是以小主題分散方式展現(圖五),並搭配操作式展示方式,除了增加參觀趣味,也呼應「為地球把脈」的標題。操作式的展示包括觀看顯微鏡底下的孢子、湖底沉積層、樹木年輪、冰層中的二樣化碳濃度、生態系連動性、分析動植物生長階段變異等(圖六),唯其中一個互動性裝置故障,甚為可惜。另外,此區也包含一個標本展示櫃,並且此展示櫃有直接配合到其中一小主題「氣候金絲雀」,展出幾種因氣候暖化而可能導致絕種的動物,並且在整題氣氛也達到顯著的裝飾效果。
    在展版的文字解說上,除了敘述性的說明,也採用問句語氣或假設語氣(圖七),從提問中促進觀眾的思考,或給予觀眾一個未來的想像,讓民眾有更深刻的體悟,再加上主題與民眾的生活與全人類的未來有很直接的關聯性,產生的效果更為顯著[CC2] 




    第三區塊「給走向未來的你未來的腳本」,以人類對維護地球環境所作的努力為主題,介紹了許多關於環境保育的國際會議、法案、政府的措施等等,此區為一般的展版介紹,且因為內容關係而顯得有些無趣。另外則是以居民為自身家園所做的努力為主題,如日本埼玉縣設立的「豆豆龍的森林」等,搭配影片作簡單性的介紹。另一部分則為大型的互動式遊戲,設置大塊區的體感遊戲區域,民眾可以搭配音樂舞蹈,螢幕上即會出現民眾的影子一同舞蹈,創造和諧的音樂,寄予對未來世界的想望(圖八)。此遊戲趣味性十足,一次可容納六人左右,適合許多人同樂,在靜態的參觀展覽後運動運動身體也是有助身心健康的方式,只是與環境保育主題的關聯性也不高,比較屬於氛圍製造的遊戲,試圖為參觀經驗提供一個美好、願景式的結局。[CC3] 而在出口旁設有一小區塊為大頭貼機,並提供多種QR code小卡,小卡上有各種節能減碳的生活發想圖案,只要將小卡放到大頭貼機器上的感應區,即可看到小卡解說,並提供大頭貼照相,與小卡圖案合成,供民眾傳至自己的電子信箱留作紀念(圖九)。此大頭貼設計大受民眾歡迎,小卡的圖案設計別緻、討人喜歡,能夠有紀念照片也是許多民眾喜歡的方式,可惜的是大頭貼機器僅能將照片寄到電子信箱,不能直接發布到facebookTwittergoogle+等社群網站,不然的話宣傳效益更大,而小卡上的節能減碳小發想也可以藉此傳播出去。

    這次在遇見大未來」中,雖有分「給活在現代的你城市獵人的足跡」、「給追求真相的你暖化的實驗」、「給走向未來的你未來的腳本」三大階段,但各階段的小主題中,沒有一定脈絡,不像歷史類的文物展示通常以時間序列為主,「遇見大未來」為科學教育類的展覽,主題也與當今生活有關,因此在展覽內容的故事性不強,而且探討各個環境保育相關議題為主,而因為各小主題之間的因果關係不強,民眾可以自由選擇觀看的主題,自由性與彈性較高[CC4] 。在各小主題的標題上,採用圓角矩形的燈箱來表示,像許多小站牌散佈於展場內,而展示內容的臺面也多以圓形或弧形的設計,自成一小小區塊,各主題清楚明瞭、設計簡單,民眾自然而然知道該如何進行參觀(圖十)。另外,此展覽中也有許多問答式的展示內容,因此使用許多手翻式或小書式的展示手法(圖十一),吸引民眾去翻閱,只是可能金費問題,在翻閱方式的設計上顯得很陽春,質感上不夠細緻,似乎是折衷處理的模樣,不過還是有達到讓民眾翻閱的效果。在標本的解說標籤部分,是將標本的影子與動物名稱印在半透明貼紙上,再將貼紙貼在標本展示櫃上的方式展現,由於標籤沒有直接跟標本本身連結,有些動物的影子又難以辨認,因此民眾不一定能將標籤上的動物名與標本連結在一起(圖十二),而標本展示櫃旁掛有動物的照片集(圖十三),但無任何解釋,因此不太明瞭照片集的用意為何,但就如前述所提到此展覽中標本展示櫃的功能或許以氣氛製造為主,也避免過多相關性不高的資訊給予民眾負擔。





不斷拉近與民眾關係的闡述方式,使民眾看展時不需花太多力氣去吸收艱深的知識,卻能在展場中有許多感觸,進而重視環境保育的議題,落實到日常生活中[CC5] 。而這次展覽內容的大脈絡是先介紹許多環境資源的相關議題,進而介紹現今科學家如何探究環境情況和預測未來情形,最後則以正向與希望的氛圍鼓勵民眾加入捍衛環境保育的行列,此三階段分別以紅、藍、綠三色作為展場基調,以區別主題,此種展示手法也在臺博館之前舉辦的「人類學家的足跡」展覽中使用,均是以三階段的手法先提供知識,接著讓民眾參與思考,最後以互動作結,顯然已成為臺博館愛用的手法之一。此種漸進式的參觀規劃有引人入勝的效果,讓民眾在參觀途中可以一步步轉換思考模式與心情,讓展覽不至於顯得冗長無趣,而這樣的轉換或許也有助於民眾吸收資訊,靈活民眾的腦袋。就參觀經驗而言,我認為「遇見大未來」展很適合一般大眾參觀,不需要有學術性背景也可以有很多收穫,展示內容簡單、明瞭、好玩、深刻[CC6] ,符合博物館教育的目的,也符合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形象(which is what?),希望有更多民眾能知道此展並前往參觀[CC7] 


 [CC1]A good point.

 [CC2]A good point.

 [CC3]A good point. But do you mean 這個遊戲有「願景式的結局」的效果?

 [CC4]A good point.

 [CC5]This sentence is far too long. What do u try to say?
Try to separate it into several sentences and make your ideas clear.

 [CC6]深刻相較簡單明瞭好玩,是個比較麻煩的形容詞。一般人真的有深刻的感覺嗎?

 [CC7]最後一段顯然有很重要的訊息,但是給人一種想要趕快結束的感覺。